中图分类号:TU986.2 文献标识码:A 文章编号:
1005-5312(2015)18-0176-01
1、城市功能的健全化
城市建设的第一步就是城市功能的健全。非常难想象一个基本设施陈旧落后、功能不健全的城市能成为合适人类居住的城市。在城市规划中,功能是第一位的,在满足功能的基础上才能谈城市的美。黑格尔说过:“美的要点可分为两种:一种是内在的,即内容,另一种是外在的,即内容借以现出意境和特质的东西。”而在现代城市建设中同样包含建筑物、绿化地等方面的外形设计,也包含实用性、舒适性等实在的功能两个方面,换句话说,就是要做到内容和形式两方面的统一,内在的功能和外在的环境和谐统一,不止是审美的需要,同时也符合城市美学的需要,因而不可分割。
2、城市环境的自然化
《中国宜居城市研究报告》中对宜居城市作了如下概念“是适合人类居住和生活的城市,是宜人的自然生态环境与和谐的社会和人文环境的完整统一体,是城市进步的方向和目的。”城市功能是城市的内在内容,而环境则是城市的一种外化形式。城市环境美是一种综合性的美,它既包含自然美,也包含艺术美,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和谐统一。
城市建设应该以自然为依托,肯定的自然资源条件为城市景观建设提供了要紧基础。特别是一些具备特点的山水,为城市建设与开发提供了条件。太原城市环境建设不可以缺少的要点就是汾河,汾河可以说是太原乃至山西的妈妈河。因为自然环境的恶化,汾河早已经断流。太原政府通过人工引水,让太原民又目睹了养育了一代代人的汾河景观,让太原变成了有山有水的宜居城市,也让与山水疏离的城市人找到了亲近自然的感觉。
第二,城市环境的美化不能离开城市绿化。绿树花草能净化空气,维护生态平衡,还能美化环境。太原塑造的汾河公园景区为改变城市环境起到了很大用途。大家都知道,太原是一个重工业城市,空风韵量非常差,非常难见到晴朗的蓝天。自从2000年汾河公园首期工程建造伊始,太原的空风韵量有了明显的改变。汾河公园沿着汾河两岸呈带状分布,主体设计为人工复式河槽,东侧为清水渠,西侧浑水渠。东西两岸各布置一条排污暗渠,接城市排污管道,送至下游污水处置厂进行净化处置。第三,城市环境的美化还体目前桥梁的建设上。太原由汾河一分为二,河西河东的联系需要依赖桥梁,所以桥梁建设变成了太原城市建设的一大特点。
3、城市文化的独特化
一座城市的魔力不只在于外在的环境与功能,还表目前其独特的文化。现代城市建设中存在的一个紧急问题就是趋同化。每一个城市都充斥着麦当劳、肯德基、必胜客等外来速食餐厅,都有同质化的超级市场、商店、餐厅,以至于你没办法准确区域分到底是A城市还是B城市。在城市建设中,独特的文化建设是内在需要,但也是非常重要的。
太原是一座具备2500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,有着最强的浓厚的文化底蕴。这里有晋祠,双塔寺等名胜古迹。在城市建设中,太原既重视保护古老文化的载体,又重视建设新文化园区,汾河公园的建设就是一个典型范例。在全园景点设计中,一方面把握了现代文化进步方向,具备肯定的超前性,其次紧紧把握了历史文脉,以体现厚重的汾河历史文化底蕴和淳朴的民风民俗,将历史与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起来,形成了独具特点的景观成效。现举例予以浅谈:汾河晚渡原为古时候“晋阳八景”之一,重新恢复该景让现代人亲眼目睹了那种夕阳斜照、河面泛金的美景,感觉到古人日落归舟的情怀。园内据金代文人元好问《雁丘辞》垒石而建的景点“雁丘”,也体现出古晋文化的传统。
4、城市生活的家园化
环境美学将“乐居”视为环境美的最高功能。重视生活环境的软件建设,打造“乐居”的环境,提高大家的幸福指数。“乐居”与“宜居”不同,“宜居”重在存活,强调叫人能进步,“乐居”则重文化品味、生活水平、重情感归依,其实质是幸福感。既然城市是大家的家,培养对于城市的家园意识就看上去非常重要。假如真的将城市看成我们的家,城市人才会有归属感,才会像爱我们的家一样爱惜自己赖以存活的城市。
生活质量的逐步提升,使得城市居民对生活的追求从数目转为水平、从物质转为精神。城市建设任重道远,怎么样塑造一个自然与人文和谐统1、“宜居”且“乐居”的环境是大家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,也是所有城市建设的最后目的。